找到相关内容225篇,用时53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钱,看古人如何说

    回报的。 但是,如果只是梦想发达而努力,那就实际了,到头来,可能让梦想给带入歧途了也不知道。 钱的功用其实本来很简单的,人类的奇想把它给弄得复杂了…… ...钱之为体,有乾坤之象。内则其方,外则其圆。其积如山,其流如川。动静有时,行藏有节。市井便易,患耗折,唯折象寿,匮象道。故能长久,为世神宝。亲之如兄,字曰孔方。失之则贫弱,得之则富昌。无翼而飞,无足...

    佚名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483675384.html
  • 劝发菩提心文讲记(6)

    心意。)   他最努力地耕作还难以养家糊口,生活如此艰辛困难,还肯缩减自己的受用来供养我。我则什么也没做,只是安然坐着接受饮食,还称心地挑三拣四。   [彼则纺织不已,犹自艰难;我则安服有余,宁知...的家庭,父母省吃俭用凑钱供孩子上大学,孩子努力读书,吃喝玩乐,还嫌父母给的钱少,这在道理上说得通吗?如果是懂事的孩子,想到父母用心血钱来供自己读书,心会不安,会刻苦读书,报答父母恩德。同样,施主供养...

    省庵大师[著] 益西彭措堪布[讲授]

    菩提心|省庵大师|发心

    http://www.fjdh.cn/article/2009/05/22404981135.html
  • 学佛为什么没有效果、没有进步?

    没有积到,将来的果报都是恶报。这两句真正能做到,就失人身。   4、为什么我们修学,学了这么多年,不能说努力,不能说认真,何以功夫得力?何以不能跟古人相比?原因在哪里呢?我们没有从根本修。...求,佛家常讲“有求必应”,佛氏门中有求必应,你肯求就有感应,求就没有感应。一念求一念感应,念念求念念感应,这个道理太清楚了,太明白了。   我们求为甚么不能感应呢?我们求不如理、不如法,所以就没有...

    净空老法师

    |学佛|修行|

    http://www.fjdh.cn/article/2009/04/16443837745.html
  • 佛学思想摘录

    -------------------------------   世人常有五种倚恃的心态而自觉:   倚恃自己还年轻,自以为寿命还很长,现在努力无妨,来日方长。   倚恃自己长的好看,...,人生是苦。意思是人生万象都是在无常变化之中,人生是永久的。   人,唯有看透无常之苦,才能与人事计较;珍惜、利用现在的身体,投注于谋求人群幸福之道,才能达到人生快乐的境界。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35152447.html
  • 佛儒自力的人生观

    佛儒自力的人生观竺 摩  佛教的修学有他力论和自力论。他力是指佛菩萨的力量助成,自力则靠自己的努力致果。在这两者之中,佛教的真义是着重在后者,前者只是一种方便。佛在《阿含经》中开示弟子的修养方法是“白依止,法依止,莫异依止”。即是说:你们要学好,要靠自力,靠法力,毋须依赖他力;自己若努力改恶修善,依赖他人或神力,也是没用的。  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是人生的现象,有贫富智愚,媸妍寿夭,穷通得失...

    竺摩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504753733.html
  • 中国寺庙与祈祷文化

    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首唐代诗人杜牧的《江南春》,仿佛此时才领悟到它千百年来为人称颂的奥秘。在这里且说它诗意如何,是否是“反诗”或“讥讽诗”,只说诗中描写的寺庙之多...是祈求这十福:即寿、富、宁、德、终和姻缘、子孙、学业、华贵、免祸。由此看来,祈祷文化,更看重的是外动力。只要神有灵,所祈祷之事则成,与自己的努力关系不大。这种以求一劳永逸的祈祷文化,与欧洲教堂的忏悔...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14459809.html
  • 一位难得的善知识——能海上师

    故知,末法眾生福薄,法幢难树,树则佛法永灭,眾生将长趣暗途,永无出离也。是以,法师常自许若努力為法牺牲,恐魔安枕高卧、窃笑在旁矣。更广发大愿,為令汉藏佛法久住,尽此报身,鞠躬尽瘁,弘法利生,继续策励...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30259893.html
  • 必须明信因果方有道

    自责,深知自己如努力修行证得了生脱死就会堕入下三道受尽一切痛苦折磨,故而他们能付出百倍的精进以期获得成就,远离六道轮回:明信因果,就能精进地修持忍辱,以容常人所不能容、忍常人所不能忍、受常人所不能受...佛法就是因果二字,因此佛弟子必须是懂得因果之人。通常人们都会认为:一个懂得因果的人,他就应该算是一个好的学佛弟子;懂得因果的人是可以称为好行者的。人们抱著所谓的“懂得因果就是一个不错的修行人”。他们...

    王 啊 梅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281663868.html
  • 佛教的自我教育

    其意如虚空。”这些话,都是揭示自净其意的重要性。  自度,是自己改造自己,自己救度自己。佛常教诚弟子:“我不能渡汝,汝须自渡。”这意思是表明学佛的人必须靠自己自力更生,自己努力自救,佛也无法救你,因...要自我教育的原理。  自调是自己调驯自己,也是自己训练自己。平常的凡夫,多是沉缅在声色货利的物欲中,障蔽了自性的灵知,妄心用事,猖狂罗,刚强难,所以须要加以训练和调顺,才不会循业流转。佛陀号“调御...

    竺摩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382664428.html
  • 褪去了阴影的心谁发现

    面过与不及都不对的。你要能布拖,但你若努力充实自己,你又有什么能布施的。你把自己修得好好的,一言一行,一举手一投足,信手拈来都可以供养大众。所以你有本事,就趁现在是专修期间,从早上坐到晚上,不吃喝...生生灭灭的生死流转现象之门是从我们认识来的,只是这样的认识正确。因此整个佛法修行的重点就在一个“转识成智”,不要依识逐妄,但自息心自然觉照,去了解、消解整个业感缘起。第二句“灭从色除”,即是消解业感...

    首愚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42468339.html